當前,空調及其他制冷系統的使用已經越來越普及。随着制冷技術的越來越成熟空調器已擁有多種選擇性的制冷方式及制冷劑,不過目前空調市場上使用最普遍、最廣泛的還屬蒸汽壓縮式制冷。該制冷方式具有較強的制冷效果而廣受歡迎。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蒸汽壓縮式的制冷劑在使用過程中容易産生高壓,進而易導緻制冷設備管路發生洩漏。因此,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
在《蒙特利爾議定書》中氯氟烴類氟利昂氣體簡稱CFC對臭氧層破壞作用最大已被禁止使用。
氫氯氟烴類簡稱HCFC,包括R22、R123、R141b、R142b等臭氧層破壞系數僅僅是R11的百分之幾,因此HCFC類物質被視為CFC類物質的最主要的過渡性替代物質。R22被限定2020年淘汰,R123被限定2030年,發展中國家可以推遲10年。
氫氟烴類簡稱HFC,主要包括R134a、R125、R32、R407c、R410a 、R152等,臭氧層破壞系數為0,但是氣候變暖潛能值很高。在《蒙特利爾議定書》沒有規定其試用年限,但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中定性為溫室氣體。
臭氧層破壞潛能值、氣候變暖潛能值、安全性包括可燃性及毒性,成為制冷劑選擇首要考慮的三要素。
制冷劑洩漏是空調制冷系統及機組的一種故障現象,制冷劑的洩漏将給制冷設備的正常運行帶來一系列的不良影響,給操作維修帶來諸多不便,如向機組内洩漏會導緻機組性能惡化、制冷量減小;向外洩漏會污染空氣環境,危及人身安全,也會影響機組性能。
目前制冷劑洩漏檢測方法最普遍的是目測檢漏法、肥皂水檢漏法等但這種方式效率低不及時、無法定位、檢測範圍有限不全面有遺漏。因此準确、快速、科學、專業的發現洩漏故障并及時采取相應的保障措施顯得尤為重要,以降低由洩漏造成的損失。